根據最近公布的數據,新西蘭報告稱 2022 年大多數主要食源性感染都會增加。
這些數據來自法定疾病監測系統 EpiSurv 和衛生部的住院數據庫,兩者是獨立的。該報告由初級產業部 (MPI) 下屬機構新西蘭食品安全 (NZFS) 發布。
大多數 27 起疫情(2022 年有 253 起病例)與商業食品經營者有關,只有 5 起與消費者家庭準備的食品有關。全國范圍內還爆發了副溶血性弧菌疫情,有 60 例病例,且沒有熟悉的地點或供應商。
2022 年,彎曲桿菌、沙門氏菌、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(STEC) 和李斯特菌感染數量較 2021 年有所增加。建議的原因包括更多的海外旅行和放寬 COVID-19 大流行期間實施的限制。
彎曲桿菌和沙門氏菌
共有 5,878 例彎曲桿菌病例,其中 4,148 例估計為食源性病例,999 例入院治療。
據報道,1至4歲兒童的通知率最高,而7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住院率最高。EpiSurv 有 128 份通知將海外旅行列為風險因素,而 2019 年有 394 份、2020 年有 66 份、2021 年有 7 份。
EpiSurv 的 11 起疫情中有 94 例病例,其中 3 起將食物列為可能的傳播方式。新西蘭食品安全局調查了另外兩起疫情。其中兩種與雞肉有關,一種與蝦有關,另一種與肝臟或未經高溫消毒的奶酪有關。連續第二年未出現與生奶相關的疫情。
共有 750 例沙門氏菌病例,其中 371 例估計為食源性病例,212 例入院治療。
2022 年,EpiSurv 中有 120 份通知將海外旅行列為危險因素,而 2019 年為 349 份,2020 年為 49 份,2021 年沒有一份。1 歲以下年齡組的通知和住院率最高。
對 654 例通報病例的分離株進行了分型。鼠傷寒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,其次是腸炎沙門氏菌和牛病沙門氏菌。
在五起疫情中,三起報告稱食物可能是傳播方式。一起鼠傷寒沙門氏菌事件影響了 25 人,與前往斐濟、機場或飛機食品有關。另外兩起病例共 13 例,其中 8 例住院,每次爆發都有 4 例。新西蘭食品安全局調查了另外兩起沙門氏菌病例群。
一場疫情與進口芝麻制品有關。臨床分離株的測序顯示,病例具有相同的序列類型,并且與歐洲爆發的敘利亞芝麻產品疫情密切相關。此次疫情導致芝麻醬和酥糖被召回。產品測試發現存在金坦博沙門氏菌、阿姆斯特丹沙門氏菌和獵戶座沙門氏菌。
大腸桿菌和李斯特菌
共有 1,022 例大腸桿菌感染,其中 390 例估計為食源性大腸桿菌。共有 1 人死亡,67 人住院治療。
1至4歲年齡組的STEC感染報告率最高,其次是1歲以下年齡組。對 694 例通報病例的分離株進行了分型。在 707 個分型分離株中,259 個為大腸桿菌 O157,448 個為非 O157。與往年一樣,最常見的非 O157 血清型是大腸桿菌 O26:H11 和大腸桿菌 O128:H2。
據報道,19 例 STEC 病例出現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(HUS)。相關血清型主要為O157:H7和O26:H11。
在五次疫情中,其中一場有三名病人,食物是可能的傳播方式。它與移動食品單位的火腿或肉類披薩相關。
EpiSurv 報告了 39 例李斯特菌感染和 6 例死亡,但醫院數據顯示有 40 例患者入院。70 歲以上年齡組的李斯特菌病報告率和住院率最高。
其中一次疫情于 2021 年 12 月開始,但于 2022 年報告。有 2 例確診病例,1 例死亡。芝士被確定為可能的來源。該批次產品檢出李斯特菌,已啟動召回。
其他病原體和疫情亮點
據報告,一人感染地衣芽孢桿菌和巨大芽孢桿菌。可疑來源是一家食品服務店的蔬菜三角餃,因為該食品有難聞的氣味。薩莫薩三角餃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呈芽孢桿菌屬陽性。
在一次與進口冷凍漿果相關的全國性疫情中,總共報告了 35 例甲型肝炎病例。該事件持續到 2023 年。在 2022 年的病例中,有 7 例不記得吃過進口冷凍漿果,很可能是二次傳播。在一名患者打開的冷凍漿果袋中檢測到甲型肝炎病毒。
五起諾如病毒爆發記錄了食物或食品處理者作為可能的傳播方式。衛生官員調查了另外兩起疫情。可疑來源包括沙拉和牡蠣。
2021 年至 2022 年期間,副溶血性弧菌爆發有 60 名患者。據報道,有 40 名患者食用了生的或半熟的海鮮。一次組胺爆發影響了兩人。新西蘭食品安全局還對另外兩起疑似組胺(鯖魚)魚類中毒事件進行了調查,其中一起發生在 2 月,另一起發生在 2022 年 4 月,六起案件。
有兩起因雪卡中毒入院的記錄。接獲兩宗疑似有毒貝類中毒個案。其中一箱是生的、休閑采集的基那,另一箱則食用蝦、蛤和小龍蝦。
產氣莢膜梭菌引起了一次疫情,有五名患者。該事件與供應給學校的可能未煮熟的雞塊有關。一次志賀氏菌爆發導致兩例病例,記錄來自太平洋島嶼的干金槍魚可能是感染源。一場賈第鞭毛蟲疫情導致四人患病,與生牛奶有關,但沒有采集牛奶樣本。病例也居住在農場,因此動物接觸可能是一個因素。

小程序名稱:食品業供需數據庫
在手機上打開微信,掃描上方的小程序獲得更多價值資訊。